大视角:职业技能培训成为未来就业的主要途径
时间:2016-11-7 16:32:42 访问:502次
由于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读普高、上大学,实现“坐办公室”的梦想;而高校在自身扩张和产业化利益的驱动下,又 迎合了这一不正常的心理需求,从1999年开始大幅扩招。扩招带来了高校教学资源与培养规模不相适应、学科设置与办学特色趋于类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 重错位,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滑和高校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同时还带来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盲目选择、不理性的出国留学、就业时自身定位的失 衡,最终导致了大学生不能正常就业或根本无法就业的困境和用人单位所需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这既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常人才培养结构规律,又违 背了适合新生代正常成长成才的规律。
这是催生2013年大学生“就业最难年”、2014年……大学生“就业更难年”的根本原因。其结果是让很多家庭面临 “财才”两空的尴尬结局,即倾其所有财富积累,培养出来的却是一个社会不需要而又不能就业、立业的人;让实体企业面临“才财”两空的尴尬结局,即实体企业 很难招聘到真正有用的人才,而使其不能正常转型发展、不能创造出更高质量和数量的社会财富;让社会面临“稳定和发展”两难的尴尬结局,即就业和社会稳定问 题将进一步突出。
人才可分四类,即研究型人才、工程(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四类人才共同承担着推动人类文明的使 命,他们相辅相成、不分高低、缺一不可。但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四类人才在不同的时期,其构成比例有着不同的要求。综观各发达国家的发展,其人才培养结构 基本上是研究型人才和工程(管理)型人才占人口总量的15%~20%,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占人口总量的60%~70%。人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核心力 量,而任何能创造社会财富的成果或产品的价值,由其引领趋势的科技含量、制造材料的品质、美观大气的外形和高的制造质量等四大要素决定,其中高的制造质量 是使前三者价值最大化的根本保证,这是任何国际知名品牌的成果或产品的共同特质。而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将研究型人才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成 果的最关键、最核心力量,是将工程(管理)型人才的规划或设计转变为现实或产品的最关键、最核心力量,是保证高质量的成果或产品的最关键、最核心力量。
当今中国正走向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廉价劳动力和与之相匹配的低成本、低价格、低质量、低附价值的成果或产品时代已离中国渐渐远去,以牺牲自然环境 和人文环境为代价的粗犷型经济发展之路,受资源、人力、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已走到了尽头。强实业、促转型的实质就是不断提高成果或产品引领趋势的科技含量、制造材料的品质、美观大气的外形和高的制造质量。因此,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强实业、促转型的前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而当今中国人才培养的结构和模式恰恰与之相反。
改变目前我国不理性、不科学的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事关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下一代正常地成长立业、事关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这既是我们全社会应该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也是能否实现强国梦的基石。快速改变我国严重违背规律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使人才结构尽快步入常态,唯一的途经就是迅速调整并优化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范畴、优化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层次
首要的是全社会理念的持续转变,是尊重规则还是尊重规律。事物的运行,所循者有二,即规则和规律。规则是人为有意和无意地制定出来的,它往往代表的是个 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规律先于规则而自然存在,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往往代表永恒、全局和长远。规则未必代表规律,我们都身处复杂多变的 社会环境中,当规则和规律不一致时,一般人的行为是在明知其不符规律,亦多顺从规则,其结果输出的是短视的、对历史不负责的乱象。反之,尊重规律者回报是细水长流、日积月累、逐步递进,最后必将会有更大的回报,其结果输出的是富有远见的、对历史负责的功绩。如人才结构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是规律, 违背这一规律就一定会受规律所惩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能否改变还取决于我们有没有系统地去思考所有问题,人类危机最根本的症结就在于我们片段而局部的思 维方式。当我们片段思考时,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制造了数个问题;解决了个别问题,制造了系统问题;解决了短期问题,制造了长期问题。系统思考,就是指扩大自己的思考边界,用动态、整体的眼光,把事物放在过程、结构中加以认识,看清事物与其所处的更大系统的互动关系。如高校扩招,解决了高校扩张和家长虚荣心等问题,但产生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滑以及专业结构和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
其次我们还需要对现代职业教育进行全新的审视。 现代职业教育已不再只是单纯地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操作型技工,而是培养适应社会复杂变化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具有多种素养和能力,如: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 社会素养和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的方法素养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