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亟待提高居民参与率
时间:2017-11-16 10:45:10 访问:312次
为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南京宣传与激励双向结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市场化运作—居民分类投放换积分”模式,让居民分类后换取积分。如今,南京城管部门正在做新的尝试,从而逐步培养起居民分类投放的习惯。
至2020年,南京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达到35%以上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公共机构和企业的强制参与,更需要普通市民的广泛支持。事实上,南京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最早就是从居民小区开始。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60个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但小区之间差距很大,参与率高的达到50%以上,参与率低的仅有7%—8%。如何提高居民参与率,成为推进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课题。
11月13日早晨7点多,鼓楼区虎踞北路4号小区,进大门左转一处相对宽敞的区域,红、黄、绿三色垃圾桶一字排开,居民们手拎一袋袋垃圾,陆陆续续走向这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他们把垃圾交给穿绿色马甲的工作人员,称重、刷卡、积分后,打开袋口将垃圾倒入标有“厨余垃圾”字样的绿桶内,再把塑料垃圾袋丢进标有“其他垃圾”字样的黄桶内。
“每天早上6点半到8点半,居民可以把菜叶、果皮、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投放到这里。”该投放点负责人游海燕说,将生活垃圾细分成“厨余”“可回收”“有害”和“其他”四类,定时、定点集中投放,如今已成为这个小区的日常,约有一半居民参与其中。居民葛女士告诉记者,厨余垃圾定点投放、集中收运,小区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特别是夏天,苍蝇蚊子都变少了,“每天做家务时顺手把垃圾分类,还能积分兑换日用品,我很乐意”。
每周日上午8点半到10点半,是玄武区紫金南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的时间。小区靠近北门的小广场,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毛巾、肥皂、清洁球、洗衣液等十多种日用品,不过前来积分兑换的居民并不多。该投放点负责人郁宗杰说,小区里住的大多是上班族,早出晚归,要专门抽时间进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有些困难。
“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市场化运作—居民分类投放换积分”是目前南京推行的小区垃圾分类投放模式,最早始于2014年的栖霞区尧化街道。居民每天准确投放厨余垃圾可获得1个积分。相关企业每周固定时间进小区,专门接收居民分拣出来的纸板、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1个绿积分或蓝积分可兑换价值0.1元的商品。
在全市8家参与小区垃圾分类的企业中,南京志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时间最长、覆盖小区最多。“我们覆盖了全市330个小区、24万户家庭,但是真正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是9万多户,平均参与率为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