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入口

行业资讯

智能+人工,火星街道实现垃圾分类“闭环处理”

时间:2018-7-3 9:32:02  访问:27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7日讯(记者 欧阳倩 )2000户居民都有持有分类垃圾桶;街道主干道两侧每隔100米处设垃圾分类“驿站”,每个小区都装有智能回收垃圾处理站……这是记者在长沙市芙蓉区火星街道看到的情景。6月27日起,火星街道正式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记者在月桂社区试点现场看到,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主要依靠互联网平台,居民在显示屏上操作并完成垃圾投放。每户居民手中都有张积分卡,当投入到智能机垃圾重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居民可以获得积分并能兑换日常用品。火星街道还成立了一支6人的队伍,在经过专门培训之后,负责每天分拣分类。

对于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火星街道统一送往有处理资质的社会机构;对于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火星街道将送往资源利用专业公司;对于水果蔬菜等易腐垃圾,火星街道则利用处理设备,经过分拣、压缩等环节转化为有机化肥。以日均1吨易腐垃圾计算,能产生150公斤左右的有机肥料,这些肥料社区一部分用于街道绿化用肥,另一部分则免费送给居民。

“不能为了垃圾分类而分类,关键还是要做好资源利用。”火星街道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闭环系统”,火星街道35%的垃圾将不出街道、实现就地回收处理。下一步,火星街道将进一步借用科技的手段,实现对前端居民垃圾分类的定性,对中端垃圾运输的定位,对末端垃圾处理的定量,做到垃圾分类底数清、线路明、可追溯。

文档来源: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