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入口

行业资讯

防汛排涝,环卫行业注意事项

时间:2024-6-28 11:34:57  访问:84

微信截图_20240628102228.png

  当前,我省已进入防汛关键时期,雨情汛情形势严峻,防汛救灾工作进入重要阶段,环卫作业压力大、任务重。长沙市环境卫生清洗保洁行业协会梳理部分汛期作业知识,具体作业要点梳理如下:

 

一、道路清扫保洁

1. 雨前准备:提前巡查道路低洼地段,对存在积水隐患的路段、排水井等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制定应急措施。组织人员清理水篦子上的落叶、树枝、塑料袋等垃圾,确保排水点位畅通。

2. 雨中应对:在确保保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开展暴雨天气道路保障工作,如使用洒水车、洗扫车等设备对道路两侧进行清扫。

3. 雨后清理:迅速安排保洁人员进行清淤排污工作,特别是对低洼路段等重点部位进行深度清理,确保道路整洁畅通。清除雨后产生的垃圾、树枝等障碍物,并检查排水井是否堵塞,及时疏通。

 

二、公厕保洁

1. 人员配置:汛期确保公厕保洁员在岗,并建立领导及组长带班巡查制度,以便及时应对险情。

2. 物资准备:根据天气预警情况提前检查、准备防汛物资,如防滑垫、防滑牌、雨衣、雨鞋等,雨天时及时将防汛物资摆放到公厕合适的位置。

3. 清洁工作:雨天增加保洁频次,对如厕人员带入公厕的雨水进行及时清理,保持地面干燥,防止滑倒。定期对化粪池进行检查,防止堵塞或满溢现象,确保公厕内外环境卫生。

 

三、垃圾转运站

1. 设施检查:汛期增加对垃圾转运站设备的检查频次,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排水系统畅通。

2. 物资储备: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发电机、备用电池等供电设备,以及环境污染清理工具、个人防护用品等。

3. 垃圾处理:根据汛期降雨情况调整垃圾处理方案,如增加垃圾转运车辆的数量和频率,优化工作流程。

 

四、垃圾填埋场

1.垃圾坝:雨季/汛期要在现场实时巡检,检查内容应包括坝的轮廓尺寸、变形、裂缝、滑坡、渗漏、坝面维护设施等。检查坝体位移时,应对坝体设置的位移监测点进行全面测量,并结合日常监测数据分析坝的位移量变化趋势。当位移量变化出现突变或有增大趋势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检查坝体裂缝和滑坡时,应检查坝体有无纵、横向裂缝和滑坡迹象。发现坝体出现裂缝时,应查明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走向、形态和成因,判定危害程度;发现坝体出现滑坡迹象时,应查明潜在滑坡位置、范围和形态以及滑坡的动态趋势。检查坝体渗漏时,应包括坝体浸润线、坝体外坡及下游渗漏。坝体浸润线检查应查明浸润线的位置和形态;坝体外坡及下游渗漏检查应查明坝体外坡及下游有无渗漏出逸点,出逸点的位置、形态、流量及含沙量等。检查坝面维护设施时,应检查坝肩截水沟和坝坡排水沟断面尺寸,衬砌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沟内淤堵,沿线山坡稳定性等;应检查坝坡土石覆盖等护坡实施情况。

2.截洪沟(含排水沟):截洪沟(含排水沟)检查内容应包括断面尺寸,沿线山坡滑坡、塌方,护砌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沟内淤堵等。排水管检查内容应包括断面尺寸,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最大裂缝开展宽度,管间止水及充填物,管内淤堵等。

3.填埋场区:检查填埋场垃圾堆体边坡坡度是否符合作业规范要求,同时应检查堆体渗沥液液位、堆体位移、堆体坡脚是否有渗沥液渗出。检查周边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等情况时,应详细观察周边山体有无异常和急变,并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分析周边山体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填埋场区安全检查还应包括场区防渗设施、渗沥液导排设施、雨水导排设施的可靠性检查,库区生产道路是否通畅检查,临时及永久性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是否完备、清晰。

4.调节池:检查调节池液位是否临近警戒水位,是否存在外溢风险;调节池周边是否存在裂缝、滑坡、渗漏等迹象。渗沥液处理应有应急处置措施(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措施包括应急池、合法外运至城镇污水处理厂、租赁渗沥液应急处理设备。

5.其他安全检查:主要检查照明设施、管理值班、通讯设施、应急管理设施等。检查填埋场照明设施时,应检查照明设施是否满足夜间应急救援使用要求,照明线路、设备及其布置是否安全规范。检查管理值班时,应检查值班和安全检查记录情况等。检查作业人员、管理人员与外部通信设施是否畅通。检查应急管理设施时,应检查应急救援物资配备情况,应急道路是否通畅。

 

五、应急处置能力

1. 预案制定:制定详细的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责任分工和物资储备等要求。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防汛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沟通协调: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天气预警和灾情信息,做好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工作。

 

六、安全措施

1. 安全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隐患排查:定期对重点防汛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 应急物资管理:严格管理应急物资,确保物资储备充足、使用得当,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极端天气作业

1. 作业暂停:在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下,暂停户外作业,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2. 应急值守:安排专人进行应急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灾情发展,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3. 信息报告: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和报告给相关部门和领导。

 

呼吁各相关单位及个人加强防范,维护好相关设施设备和汛期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作业规范、防汛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做好预测预报和应急响应工作。配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且高度重视作业人员的安全。